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以十三朝古都闻名于世,建城3100多年,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140多年。
西安,承载着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众多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钟楼、雁塔和城墙闻名遐迩,大明宫雄伟辉煌。
西安的老钢厂,原是生产军工配件的陕西钢厂。1958年建厂,1964年迁至西安,1965年和搬迁进来的大连钢铁厂一个车间重新组建,后来发展成为一家大型特种钢企业。
陕钢厂是全国八个特钢企业之一,80年代达到钢铁生产的黄金时代。30年后,陕西钢厂转型停产,废弃的厂房再也没能发出轰鸣声,钢铁一代的记忆戛然而止。
2002年,西建大科教产业集团斥资2.3亿元收购老钢厂。新城区政府牵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下属企业西安华清科教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西安华清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运营管理。
2012 年在华清集团对小型工业企业再次转型的需求下,由西安新城区政府推动,引入世界之窗产业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开始了“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的定位开发。
借鉴国内外成熟文化创意园区的开发运营经验,重新定位、规划和资源整合后,将其中的部分厂区打造成为继北京798、上海红坊后,西北首家以设计创意为主题的城市主题产业园,西安东城工业遗址的重要地标。
整个改造将原有厂区划分为三大区域,北区是教学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所在地;南区是房地产区,已建成华清学府城一期,二期还在开发建设;东北片区就是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
园区以设计创意产业链为核心,以生态办公区、展示交流区、表演艺术和视觉艺术区及休闲业态为辅,促进了产业链条的完整,提升园区整体定位及档次,推动入园企业之间的横向交流,达到共同发展、互助多赢的目的。
园区结合西安历史文化和工业遗址地位,坚持“保持原有风貌进行局部更新”的原则,园区内除了保留原有的厂房建筑之外,将生产设备和构筑物也一并留下。
保留砖砌墙面,结合外墙多层窗的竖向高度和内部钢结构插层增加面积,创造LOFT空间。
建筑体量大,空间跨度大,红砖外墙具有明显的工业建筑特征,在改造过程中,车间原有的梁柱构架和屋架作为框架予以保留,部分在原结构基础上加建了层高。
比如为解决室内采光问题,在厂房屋顶的槽型板上开了天窗;在新加层的侧边设置窗户;为拓展空间,增加了阳台。
除此之外,还保留大量的原生树木,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对原有景观的生态破坏,对必须移除的乔木也是采取移栽的方式。
采取了局部拆除,局部更新的再生手法,拆除利用价值较低的建筑和构筑物,将空间资源进行整合,连通内院和街巷的交通网络。
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的业态相对集中,定位清晰明确,园区内已有入驻企业、商户一百余家,主要为设计创意产业,分别是创意办公、文化商业、展示展览三类。
其中创意办公类包含景观、建筑、广告等设计类企业,出版策划等文创类机构,众创空间基地的创智类企业。
文化商业类包含摄影机构、线验店、主题酒店、餐饮店等商户;展示展览类包含老钢厂艺术中心,作为园区文化与艺术的展示空间。
部分餐饮还拥有“双重身份”,白天正常经营餐饮,傍晚园区下班后变为小酒馆。这在很大程度上活化了旧建筑空间,使它们在完成自身功能的同时增添了新功能。
园区内的企业、商户会给学生提供兼职、实习岗位,为大学生提供资源,培养其创业,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园区与校园间的交流合作,合理的利用了学校资源,往文创企业中输送新鲜血液。
针对不同类别的租户,园区实施不同的房租政策,对于有潜力且发展势态良好的企业、商户、项目,园区还会作为中间人,为其提供向政府申请补助的平台。
非常值得说的是,老钢厂转型时成立了物业公司,留住了原有的工人,让他们能继续在自己熟悉的厂区工作和生活,十分温馨。
老钢厂在城市更新中为城市提供了多元化发展模式,在提升城市品位、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和创意产业发展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当然在更新过程中,肯定会或多或少地遇到一些问题,所以和鲁尔区一样,老钢厂也是采取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近年来无论国内国外对于旧工业建筑空间的改造再利用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旧工业建筑更新、改造的意义远高于其经济价值。
老钢厂作为产业遗存地起到了三个作用,保留一个时代的记忆,安放一代人的愁绪。
乡愁经济是推动城市化的新鲜血液,工厂是工业化的标志同时也是城市化的标志,它是城市工业时代的象征,也承载了特定时代的记忆和社会文化。
如今在多元化开发思路的主导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种建筑保留的必要性,这何尝不是一种进步呢?
文章来源:(sjsworld2018)设计师带你看世界,2018年最值得关注的规划、建筑、景观、文旅、设计社群。这里有百位大咖等你来撩,数千案例与你共享,还有数万热爱成长的设计人等你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