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为何“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课堂革命如何才能真正发生呢?——新教育理想课堂的深度追问》)
中小学课堂改革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创新,取得诸多成果,也为教育改革带来很多新思路。然而,在著名教育家陶西平眼中,在探索教学的研究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课堂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渠道——理想课堂与十大行动的关系
本文选自陶西平在2018(第五届)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上所做题为《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的演讲。那么在他看来,
编者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5年发表了教育的报告叫《反思教——向全球共同利益的转变》。这个报告主要是对于我们原来历次教育的改革做一个反思,他们其中有一个判断,教师职业注定会逐步消亡。这些人称新的数字技术将逐步取代教师,实现更广泛的知识传播,提高可获得性。
然而更重要的是,所有的国家必须仍要将有效的教学职业,视为本国教育政策的优先事项。也就是说,新技术使用当然重要,但是第一位优先还是要把有效的教育职业放在第一位。
我们现在讲课堂,但是课堂的外延在不断扩展,不单纯是几十平方米的一个空间。时间的外延在扩展,空间的外延在扩展。不管怎么样,学校里面课堂还是现代学校教学的重要场所。
我们经过多年持续性教学改革,建国以后到现在已经进行八次课改,第八次课改是最长的。
而且应该说,为教育改革提供新思路、充实新内容、开拓新路径,现在很多学校还在进行许多课堂教学前沿的探索。有一些前沿探索,确实令我们耳目一新。
现在课堂已经不简单的就是一个打铃上课进教室,也不是40分钟了,我们这儿所讲的模糊实际上是模糊学科教学空间和时间进行。比如说自主学习;还有利用AI进行个性化学习。
就是把各个学科知识点,用每个知识点利用几万个学生学习的时候的大数据,再利用几万个老师教这个知识点的大数据综合一起,找到学习这个、掌握这个知识点的路径。还有成长评估。
因为我们刚才已经讲到了,我们要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些方面是我们进行的很多前沿的突破。所以教学改革现在应该说取得一定成就,而且还在进行很多前沿的研究。(《为孩子重塑课堂——学校改革的核心:课堂转型》)但是应该说,我们目前关于探索教学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
现在有一些校长,打蓝海战略,专门打一个特色,这个特色跟教学没有关系,也可以搞得很火,也可以搞得很出名,但是归根到底主战场的问题没有解决。所以我们的教育改革还是要集中在我们的红海里面,因为这是我们主要任务。(《一堂“好”课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如何上出一堂“好课”?》)第二,学校领导难以用主要的精力研究教学,更难以坚持走进课堂,关注课堂教学改革。
当然有很多校长是很关注的,现在特别由于我们集团挂学区制,一个校长管很多学校,连老师的名字认不出来了,很难走进课堂研究教学问题了。第三,传统的质量观和由传统质量观形成的教学质量模式,应该说在课堂教学当中还是占主导地位。
我们研究课很好,但是我们常态课跟研究课有的时候反差还是挺大的。我做了一节研究课,用多少常态课弥补这个课的损失。第四,课堂教学改革存在,针对性、时效性比较差。
所以我们基础教育的创新,不能够偏离基础教育的本位价值,不能脱离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不能脱离课堂学习。这个是当前落实教育目标的基本形式。(《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学校教育?怎样融入课堂?未来学生该如何抉择,未来教育该何去何从?》)回归本真
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立足适应我们时代的发展,要回归本真,要打好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这儿我想着重谈进一步深化改革关注四个问题:
课堂教学的规范性主要是表现在第一个有相对稳定的空间就是教室。第二是相对稳定的人群老师和学生。第三是相对固定的时间,一节课。第四是有相对明确的任务。
但是他也有不确定性,第一个是教育对象的差异跟主体性。第二个是我们教学设计没有严格的规范性,不是说一节课必须怎么教,没有严格的规范性。第三是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教学过程当中可能出现很多生成问题,很难按照你的常规进程走。
首先目标规范了,我们根本任务是什么,教育方针是什么规范了。然后我们的课程规范了,再有一个教材规范了。我们现在有三科教材全国统一,其他教材经过严格审定。我们的考评规范了,新高考、新中考也规范了。最后还有很多教学要求也规范了,比如说我们小学一年级应该是0—7教学,教学过程当中留作业不要超纲等等,我们的中学和小学不得分快慢班,不得分重点班等等。所以应该说我们现在教学的规范性比以前加强了。我们现在加强规范性,是为了更好明确教育方向,更好落实教育目标。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创造。而且应该说,现在我们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鲜活的经验。
所以落实教学规范性的过程当中,应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改革的创造性,获得更好的教育实效,推动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课堂文化建设的意义与关键:一个理想的课堂文化有什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5年9月19日网站公布了一个报告,这个报告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局,他报告题目是处于争论和教育改革中的课程问题,为21世纪课程议题做准备。在这个报告里面主要概括了一下根据各国讨论的
大概这几个方式:一是要培养能力,二个是以学习为中心,三个是整体综合,四个是多样包容,五个是数字化,六个是科学评估。总体课程改革发展趋势是这样。
我们国家基础教育教学相对优势就是双基优势,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比较高。但是我们国家基础教育相对弱势,一个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一个是学生综合素养提升,这两个相对来说薄弱一些。我想我们是要坚持发扬我们的优势,同时来提高我们不足的部分。
所以我想在这儿,通俗一点说,综合素质就是既要通过增长知识和见识,又要内化于心外化于形,通过实践转化为基础综合素质最重要的体现就是习惯。
素质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好习惯。到底什么是习惯?我们所说的习惯包括三方面:一是反映倾向。二是思维习惯。三是行为习惯,是三方面。
就是遇见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很自然反映出来的价值判断,是好是错是对是,赞成还是不赞成,是应该还是不应该。这是把你的价值判断变成了习惯。青少年价值观念的变化,是教育事业面临最巨大的挑战。二是思维习惯。
当然这是我们各位在教学改革过程当中最关注的。大多数的时候,我们都受制于强大的惯性思维。惯性思维不一定不好,因为帮助我们迅速、快捷认知和适应周围世界。(《什么是审辩式思维?——让学习成为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记忆和拷贝的过程》)但是如果成为一种刻板思维定式,就难以突破常规,进行新的创造。我们要引导、鼓励学生,审问、深思敢于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建议。并且我们引导学生通过反差、体验、对比、沟通、自我和合作教育的过程,获得全面的理性认识、情感认同,这是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一个过程。
行为习惯是一种定性的行为,是人在一定情景之下自动进行的动作,行为习惯是自动化的方式,但是这种习惯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跟人的后天条件反射的形成建立有很大的关系。爱因斯坦讲过一句话,如果人民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所学的东西,剩下就是教育。一个人最后能剩下的是什么很重要的是习惯。(《项目学习何以可能? ——基于项目的学习:科学学习的必然选择
传统的教学技术被信息技术取代的趋势比较明显,但是我们传统的常规教学技术,要不要来进一步优化,还是需要的。
所以我觉得关键是这些传统教育技术的融合。我们现在讲课堂,是一个学生、教师跟文本互动必一体育过程当中,实际上是一个相互的互动。
他们觉得是沟通。而且他们把这个沟通认为有三个要素是沟通最重要的:沟通的活力度、参与度、探索度。我们课堂教学如果评价这个教学活跃程度、沟通程度也可以用三个纬度。我们信息技术应用进入教育已经很多方面了。比如说在线教学,MOOC和反转课堂的应用。比如说移动应用,教育大数据,用于学习分析、管理比较多,现在也开始用于量化自我跟管理系统了。另外就是智能技术。用虚拟助手、用情感计算、用人工智能,工程创新,特别是3D、4D、5D的应用。最后是交互技术,就是AR和VR,最近还有MR,就是虚拟技术的应用。这些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我们教学内容,对我们学校功能、对我们教育的评价都发生很大改变,产生很大影响,当然也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困惑。(《AI与人脑:透过大脑科学看人生——生命意义在于做一个被需要的人》)
经合组织在2015年发布《学生计算机与学习:促进彼此联系》的报告,他这个报告认为实际上没有充分发挥技术在课堂上的潜力,应用对数字化的鸿沟。所以他提出一个观点,教育者需要时间和精力,学会如何在教育中使用技术。同时始终专注于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第一要学会使用技术,第二要会用技术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只是摆一个样子表明我这儿有很多的先进的技术手段。
在我去瑞士的时候,我问他们,关于信息技术的投入你们怎么分配?他说只有这样分配才行,就是四分之一用于硬件建设,四分之一用于软件和资源开发,二分之一用于教师培训。而且他们补充了一句话,如果不把二分之一钱来培训教师,前面钱白花。我想这是给我们启示。
归根到底,我们是在优化教学过程当中,把传统的常规技术跟我们信息技术整合起来应用,这样就是说技术不单纯是技术,必须得要和艺术结合。老师才可以真正用技术来优化你的教学过程。
十九大报告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大家比较关注这里面的词,一个是公平,一个是质量,这两个关注很多了。但是我感觉最难的是“每个”。
最近网络上炒作一件事情,就是陈鹤琴先生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网上搞教育最大谎言的征集,最后很多人包括一部分专家,都说最大谎言就是陈鹤琴先生这句话,没有教不好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老师之所以有这样心情,就是社会上对老师指责太多了,把学生一切问题归结于老师,所以我也不赞成用这句话作为指责老师的依据。但是我觉得,我们应该正确理解陈先生这句话,因为陈先生这句话是告诉我们,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都应该来研究他们,对待他们。(《专业成长,每位老师都能走的捷径就是阅读——你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
十九大报告提出让每个孩子有公平和有质量的教育,这里有一个“每”,接受这样的教育之后,我们不管是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进行客观描述的同时,应该把每个孩子成长作为评价目标,实际上我们教育应该使每一个孩子比过去变得更好一点。
我们评价老师怎么评价?评价老师也是要用达标跟成长。因为我们对于年轻老师来说,也可能很多项达标不一定达到,但是要看是不是成长了。所以我们希望我们关注教师的达标,更关注教师的成长,也用达标加成长来评价。(《为了成就和成长的教育——万物生长,各自高贵》)
因此,加强回归基础引领,激发教师热情,发挥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减少对教师自主性束缚,是校长智慧集中体现,也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
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当前教育创新、回归基础的重要课题。所以我觉得改革最终还是要发生在课堂上。
[文章选自网络。作者:陶西平,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荣誉主席、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本文略有删改。]
西方国家改革中顶层设计与微观实践的脱节给我们带来了启示,那就是,办教育就要坚持知与行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教育。
陶行知先生的名字从“知行”改为“行知”,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从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到他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主张的转变,也是他始终遵循的要做真人的人格的体现。我想,我们今天应该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诲很多很多,但首先就要学他的知行观和做真人,因为,这对今天的教育改革仍然有着极为现实的指导意义。
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十八大为我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勾画了宏伟的蓝图,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到2020年的具体目标。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坚持知与行统一,防止知与行的脱节。
。部分地区的领导同志,在各种会议的报告中所阐述的理念,听起来是和中央保持一致的,但所制定的具体政策则并不一定和其所说的相符。比如,都在口口声声强调简政放权,给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但机构并没见减少,会议仍不断增多,文件不少发,检查更频繁。结果学校的负责人穷于应付,不能集中精力用于研究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二是目标与评估脱节。
有些地区所确立的教育目标听起来是正确的,既符合教育方针,又符合教育规律。但其评估标准和评估方式和奖惩办法,则是另立一套。比如,口头上讲要端正办学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实际上评价学校和教师仍用的是高考升学率和考试的成绩排队,只看一点,不及其余。结果造成学校压力大,学生负担重,全面发展成为空谈。三是“热点”与重点脱节。
“热点”问题常常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当然应该予以重视。但形成社会热点的原因是多样的,有的确实是社会的重大问题,有的也可能是一时的问题;有的是根本问题,有的也可能是表面现象;有的是突发事件引发的问题,也有的是名人名家言行的强烈反响。总之,是在传统媒体或新媒体以及其他有话语机会人群的呼吁中形成的。但也有不少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问题,由于没有以上所述的机会,并不一定能够形成热点,往往会被不同程度的忽视,甚至长期难以解决。比如,贫困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问题,至今,仍然有做不到校校无危房,人人有课桌椅的学校,至于班额过大,寄宿生一床多人等问题,对于有些地区来说,连解决的方案还没有。这些义务教育尚存的温饱问题,其实是我国教育的重大问题,但因很难形成热点而难于引起高度关注和切实解决。四是展示与常态脱节。
我们现在以加强多种检查与督导的方式来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但能够看到真实情况并不容易。因为一方面督导检查由于时间和条件所限,常常只能走马观花,另一方面基层迎检已有经验 ,会根据检查和督导要求事先进行安排,尽可能展示好的一面。当然,有时还会加上双方的默契而心照不宣。就拿研究课和眼下一度流行的“赛课”来说,经过多人协助,经过多日准备,可以展示得很精彩,也可以得到专家的好评,不能说没有一点作用。有些学校为了学校的荣誉,对赛课之类的观摩教学的重视远远胜过对常态教学改进的重视。但总体来看,这种脱离常态的研究,对常态课的改进并没有产生多大影响,我国课堂教学的新常态并未真正形成。近日,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首席执行官基弗·马斯特斯在题为《学校改革真正起作用了吗》的文章中指出:学校改革与提高学生成绩水平是当前全世界各国政府的优先任务。尽管不是所有国家都用相同的方法来应对这些挑战。但在大量英语国家,尤其是美国、英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在过去20年里,其学校改革包含许多共同的改革策略。比如,设定明确目标,引入绩效评估, 扩大学校自主权,强化问责制度。尽管各国有以上的改革努力,但问题是,在这些宏观改革实施期间,学生成绩很少或没有提高。马斯特斯认为:部分原因在于没有关注用什么样的机制,来确保以上宏观改革战略改变日常的课堂教学与学校领导实践。
西方国家改革中顶层设计与微观实践的脱节给我们带来了启示,那就是,办教育就要坚持知与行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教育,我想,陶行知先生有知,也一定在告诫和期待着我们。
一位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同志对我说,她在广西党校学习时,曾到百色市田东县农村去参加实践活动,亲身感受到农村小学办学条件的困难,尤其是教师的数量和水平存在不少问题。因为许多从农村考入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他们上大学就是为了跳出农门,所以毕业后都不愿意回到农村去。她说,她要请我向有关方面转达一位70多岁的老人托她转达的意见。这位老人是68届广西民族大学毕业的学生,毕业后回到农村教书,后来曾经当过县师范学校的副校长。这位老人认为,当初一刀切地将中等师范学校砍掉,过急过快,没有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这是造成现在农村教师队伍窘境的一个重要原因。
取消中师,代之以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小学任教师是为了提高师资水平,这本是好事。但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不同,原来中师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就是到农村去,可以保证农村的师资来源,后来形成县县取消中师的热潮,却造成近年来农村合格师资的持续短缺。
由此,我想到消费趋势的变化,在解决温饱问题的阶段,模仿型排浪式曾经是消费方式的主流,现在进入小康阶段,这种消费方式将逐渐被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取代。教育改革仿佛也曾有过这种模仿型和排浪式的改革,现在大概也到了应当突出从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实际出发,将多样化,个性化成为改革的重要原则的时候了。
教育当然不完全等同于一般消费,改革常常会从模仿开始,也需要在有力地推动下,激发起广大群众的改革热情,将改革目标化为改革的实践,掀起一股汹涌的潮流。但是,当改革脱离实际变成排浪式推进的时候,则往往会违背初衷,产生不良的后果,从而不得不成为下一次改革的目标。
有的来自“一刀切”的决策惯性。除了法律法规有着规范一切社会活动的准绳作用外,其他决策应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能简单地采取一人有病,大家吃药。我们曾经通过行政手段,推行过农村布局调整,撤点并校一时成为风潮。结果造成部分地区学生上学困难,于是,又用行政手段严格控制,无论条件是否许可,形成新的恢复教学点的风潮。我们曾经在推进示范性高中建设时,推进初高中剥离,并且允许剥离后的初中进行国有民办的改制,于是掀起了改制风潮,后来有些部门认为这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于是不论试验成功与否,又用行政命令一概收回,掀起了收归公办的风潮。
有的来自对教育规律的缺乏尊重。我国教育改革当然应当借鉴国外,包括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不应盲目固守传统教育方式,但应当坚持中西融合,洋为中用的原则。不要一时将探究式教学,作为最好的教学模式,纷纷效仿,又因个别地区PISA成绩不错,某些国家对我国传统教学方式有所肯定,而固步自封。在推进课改的过程中,加强研究无疑必要,但随后这种研究变成了赛课,随即掀起了一股“赛课热”,由于不仅关系到学校和教师的荣誉也关系到举办者的利益。造成部分学校对“赛课”的兴趣远远高于对常态课的重视。
有的来自教育消费的从众心理。当有的家长将孩子送去学外语的时候,不少家长觉得不送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于是在学前教育中掀起了“双语教育”的风潮,后来作为对其某些不良效果的,又掀起了国学教育热。其实双语教育和国学教育作为一项教育内容本非绝对不可,但是一经成风,则就容易异化。最为典型的就是“奥数”,它本是一种适合某些学生的很好的思维训练方式,但变成学校选拔学生的重要依据后,家长都要送孩子去学“奥数”,“奥数热”兴起了,但最终又形成批判“奥数”的热潮。
这种排浪式的改革,是我们教育改革走向成熟难以逾越的过程,但应当认真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切实改变决策惯性,尊重教育规律,引导大众心理,以使我们的改革,更加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国梦的需要。我想,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不用简单的行政命令,不一刀切,注重不同地区和群体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应当是一个大国教育改革应有的态度、气度和风度。
一位校长对我说,最近上级来校检查我的听课笔记,我很愧疚,但又很无奈,因为我从早到晚都在忙碌,但就是没有多少时间走进教室,没有多少时间能真正用来研究教学和教学改革。这恐怕不是一位校长的个别感受。在各级领导简政放权的激昂慷慨的声音中,学校的自主环境并未真正宽松,自主精神并未真正得到加强,这确实值得关注。
同样,教师们也有类似的感受。有的老师说,现在的学校管理和教学改革不断有新的提法,新的招数,结果总是在提出新要求,听取新汇报,进行新总结,接受新检查,如果,换一位新的领导,则又开始新一轮更新加码。学校工作永远是加法,永远穷于应付。
部分地区存在的这种教育生态以及由此萌生的校长和教师的职业倦怠,确实到了应该给以足够关注的时候了。因此,只是一般性的谈简政放权,已经难以改变现有的管理思维和缓解现有的管理方式带来的困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一个艰苦的甚至痛苦的改革过程,必须有实实在在的体制、制度和措施的变革来保证。因此,重新审视现有的管理流程,并且下决心进行流程重构,就成为当务之急。
回顾近30年来我国教育前进的历程,教育管理部门为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也不能不看到在这一过程中管理机构增设之多,管理人员增加之多成为当前产生教育管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再加上其他行政部门从各自职责出发对教育部门管理的介入,使得对学校的多头领导成为常态。于是文件多,会议多,评比多,检查多,同时,各部门对学校要求之间交叉多,矛盾多,掣肘多,制约多。造成学校常处于一种被动与困惑的状态。
因此,首先要进行机构精简。要统计一下在学校以上有多少管理学校的部门,其中教育管理部门包括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共有多少人,另有多少是从学校借调的,总管理人员数与一线的人数比是多少。然后认真分析可以精简合并的机构、部门与人员数。上面头绪多,对领导部门和领导者也有绩效考核,于是就对下面布置了许多任务,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面越积极,下面就越忙乱,最终无法将主要精力用于学校内部的改革,甚至会将这种压力转嫁于教师。当然,根据以往经验,前提是职能转变,历次精简由于只减机构、人员而没有简政,所以最后越精简机构越庞大,人员数越多。
其次要摆正政校关系。说到简政,现在把明确政府权力清单和学校负面清单作为抓手,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即明确政府应当管什么,不管就是失职,多管就是越权。同时明确学校不许做什么,做了就是违法违规,除此以外都在允许之列。这样,政校关系十分清楚,学校也就可以真正在依法治教的前提下发挥创造性,自主办学了。不过,这两项清单的开出并不容易,因为这不仅牵扯到传统管理惯性的改变,也牵扯到既得权力甚至利益的调整。有一位教育局长对我说,权力清单的最后,总要有一句“领导交办的其它事项”,这样,清单又变成无边界了。
然后要重构管理流程。传统管理常常是让基层服务于管理者,而非管理者服务于基层,现在的确应当多为基层想一想。因此,要切实精简会议,不仅应当规定无会议日,最好规定会议日,无特殊情况不得在会议日外随意召开会议,并且尽可能采用电视或电话会议。要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现在很多部门将科研式的评价方式用于经常性评价,结果评价体系出自多门,评价指标重复繁琐,从而检查和评估也就出自多门,重复繁琐。各部门都害怕本部门工作不被重视,纷纷出台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纷纷进学校检查,致使学校应接不暇。再有要以精益管理理念重构管理流程,听取基层意见,找出完全不必要的管理环节,果断地将其革除,通过管理化繁为简,使效益最大化。
最后要明确有限责任。现在学校几乎处于承担无限责任的状态,一有事故,无论出事原因,常常都归咎于学校,首先是校长。当然,学校特别是校长应当努力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加强安全教育和建立各种事故的防范预案。但应当明确责任边界,事故发生后,应当依法处理,学校和校长也应当在依法办学的过程中学会依。
对学校管理的流程重构,必将引导学校内部管理的流程再造,这样,使教师也在精益管理的氛围中,能将主要精力真正用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