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官方网站!
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 热线电话
您现在的位置: 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 > 系统体系 > 减振系统为科技战疫贡献高校力量
为科技战疫贡献高校力量
作者:小编    日期:2024-09-11    阅读( )

  新冠疫情是一场大考,考验着我国高校抗击疫情科研攻关实力。疫情发生以来,华中科技大学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和多学科综合交叉优势,积极开展科研攻关,尽最大努力为打赢疫情阻击战提供科技支撑。

  在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的部署下,我校第一时间组织30家科研机构和医院,组建24支重点科研团队,投入5000万元科研经费,率先实施“应急科技攻关专项”,迅速动员精锐力量开展抗击疫情科研攻关。目前,已在流行病学、快速诊断检测与试剂、药物疫苗研发、临床诊治、疾病防控机制、防护产品及装备、心理干预、公共卫生治理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第一,抗疫科研攻关,优先服务于医疗救治一线。尽最大努力挽救更多患者生命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疫情期间科技攻关首要任务是帮助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我校附属协和医院、同济医院担负着武汉市最繁重的新冠肺炎危重患者救治任务,他们将临床科学研究与临床救治紧密结合,探索出“关口前移+多学科合作”的临床救治模式,提升了重症患者综合救治水平。附属协和医院侯晓华、蔺蓉教授团队研制出新冠病毒IgM/IgG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一滴血15分钟就可以验出结果,有助于解决核酸检测假阴性情况。生命学院刘剑峰教授团队联合广州再生医学徐涛院士团队开发出以纳米抗体制备超高灵敏度快速检测试剂盒,旨在有效地筛查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

  第二,发挥多学科优势,为抗疫战斗提供全方位科技支撑。我校在抗疫战斗中,不仅全部医疗力量尽锐而出,而且在医学、工学、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也发挥出综合优势。

  病理解剖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是查明死亡原因、分析发病机理、追溯病源的金标准。疫情早期,湖北省司法鉴定协会会长、我校法医学系刘良教授就一直呼吁对新冠肺炎逝者进行病理解剖,在找到第一个可供解剖遗体后,又克服了硬件设施、解剖场地、人员防护等一系列困难,冒着高度风险艰难进行解剖工作,完成了世界首例新冠肺炎患者遗体解剖报告。目前,已完成10例新冠肺炎逝者遗体解剖研究,发现新冠肺炎患者肺部病变与SARS患者存在一些区别,也不同于此前穿刺取样得到的有关结论,这一结果得到了钟南山院士等专家的高度重视,为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了关键依据,相关治疗经验已写入国家卫生健康委第七版诊疗方案。

  新冠病毒药物研制是当前科研抗疫的热点。基础医学院李岩教授联合多家科研团队,通过结构药理学研究,筛选出了5种可能对2019新冠病毒(2019-nCoV)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正加速药物研发。被称为“协和红茶”的协和1号、2号中药复方和“同济咖啡”的金叶败毒颗粒,分别是附属协和医院和附属同济医院使用多年的传统制剂,在这次新冠肺炎的预防和轻症治疗中,老药新用,效果明显。目前,教授正带领团队深入研究中草药有效成分和中药治病科学原理,进一步推进中药在抗疫中的使用。

  医工、医理结合也是我校抗疫科研攻关的一大特色。电信学院白翔、许永超教授团队联合华为云等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出新冠肺炎AI辅助医学影像量化分析系统,实现单病例全自动精准量化结果的秒级输出,诊断效率缩短为1分钟,大大减轻了医生诊断、量化分析的繁重负荷,已在全国数十家医院使用,日均调用量达3000多次。该系统可望通过华为平台走向世界,实现5G远程自动化阅片,助力全球抗疫战斗。生命学院发挥生物医学工程“一流学科”优势,张旭明教授团队从医院诊疗一线收集了两万多张新冠肺炎CT图像数据,完成了人工智能的CT图像分类模型和分割模型的设计和训练,为快速评价患者肺部感染提供了新手段。

  医文结合在抗疫中发挥了科学建言献策功能。社会学院任敏教授关于加强对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儿童的救助保护的建议,被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所采纳。在疫情中,人文社科、公共卫生等学科团队也积极行动,在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综合研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疫情防治、法律解读及咨询等方面建言献策,发布了60多项建议和报告,为国家、省、市抗疫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第三,快速转化科研成果,以新设计、新产品满足疫情防控急需。在抗疫战斗中,需要大量的先进仪器和医用物资的投入。我校采取超常规举措,通过产学研结合,迅速将一批科研成果转化为新设计、新产品,以“神兵利器”满足战时急需。

  人体测温是疫情防控最普遍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我校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集中力量攻关,研发出新一代智能化红外热像仪,其特点是测温速度快、精度高、跨度远,通过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大幅降低误报率,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控报警,并建立体温监控大数据中心。我校科技企业华中数控集团应用该成果,迅速组织加班加点生产,已产出1400余台设备,在武汉、广东、北京等多地人流集中场所投入使用。我校广东工研院为解决抗疫初期口罩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仅用数天时间就为多家企业设计出多条高速全自动平面式口罩生产线,并很快投入生产,有力地缓解了口罩的短缺。

  当前,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我们将加大科研攻关力度,拿出更多硬核成果,为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贡献智慧和力量。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越是艰险越向前。疫情发生以来,我校的附属医院以“提高收治率、治愈率,降低感染率、病亡率”为目标,实施早诊断、早干预、早救治的策略,其中人民医院及接管、托管院区开放病床4900张,并支援金银潭医院;中南医院及接管、托管院区开放病床5400张,并全面接管雷神山医院,创造“边建边治边培训”的中国奇迹;同仁医院及接管、托管院区开放病床1700张,都为抗击疫情作出了最大努力。

  在与疫情战斗中,一批武大人临危不惧、义无反顾,以医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站在战疫的最前线。人民医院急重症医学中心主任魏捷教授年逾六旬,在疫情之初即不顾个人安危,扑在一线,过道里都住满了危重的新冠肺炎病人,她连续一个多月没有离开病人一步。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饶歆,左腿严重扭伤,骨科医生嘱咐他卧床休息两周,但他仅仅4天后便拄着拐杖回到工作岗位在抗疫最紧张、医疗物资最匮乏的时期,武大校友挺身而出、竭尽全力,横跨南北半球,将紧缺物资源源不断运往武汉的抗疫前线,捐赠款项和物资累计逾7亿元,担当民间战疫“生力军”。在大疫面前,武大人勇往直前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在战疫中书写了令人感佩的武大担当。

  疫情发生之初,病因的确定迫在眉睫。我校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蓝柯团队是国内最早发现和确定新型冠状病毒的团队之一。1月2日,蓝柯团队获得“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肺泡灌洗液标本;1月3日,通过部分基因片段的扩增和测序,基本锁定了新型冠状病毒;1月7日,完成病毒基因组全序列测定,正式确认为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并依规做了正式上报。其病毒基因组全序列数据(分别命名为2019-nCoVWHU01和2019-nCoVWHU02)被《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引用,为我国在疫情早期明确病因作出了重要贡献。随后,他们又开展了病毒传播途径的研究,在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工作区、方舱医院、社区等许多场所开展环境气溶胶病毒载量的监测工作。

  病因明确之后,快速准确的病毒检测成为临床救治的关键。为此,我校迅速组织核酸检测的科研攻关。1月15日,中南医院首先开展核酸检测。1月20日,人民医院采用纳米孔靶向测序新方法,迅速提高了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纳米孔靶向测序检测方法是药学院刘天罡团队和人民医院李艳团队的创新性开发,大幅提升了病毒阳性检出率,能同时检测新冠肺炎病毒和其他10大类、40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并监测病毒变异及其毒性与传播力改变。经过不断优化应用流程,检测效率明显提高,人民医院日检测量达1740份。在核酸检测能力还不足的早期,为兄弟医院和各地市州的检测提供了支持。为了进一步提高核酸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蓝柯团队与人民医院、中南医院的相关专业人员协同攻关,研发了基于数字PCR的核酸检测方法,假阴性的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成为现行诊断方法的有益补充,正在人民医院东院作为临床辅助诊断手段使用。

  在病人迅猛增加的时期,面对核酸检测的不足,中南医院影像科张笑春教授积极建言CT影像作为新冠肺炎首选诊断方法。这一观点在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得到体现。同时,我校遥感测绘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工智能研究院与人民医院放射和临床专业人员通力协作,开发出新冠肺炎CT影像人工智能处理系统。对新冠肺炎检出的敏感性达到97.6%,初筛普通型和重型患者的准确率达到91.5%。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的困难局面,我校迅速组织了药物筛选和临床试验、产业转化等工作。到目前为止,蓝柯团队、刘天罡团队、洪学传团队等发现了8种药物或化合物在体外试验中对新冠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两个传统药和3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在细胞水平抗病毒效果十分突出,并做了深入研究,阐明了其抗病毒机制。

  在临床诊断与治疗领域,人民医院、中南医院等调动最大限度的医疗资源进行临床救治,同时不断创新开展应急防控技术研究,为科学、高效地做好疫情防控和临床诊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人民医院万军教授团队依据工作实践编制的《方舱医院工作手册》(第二版),被省市防控指挥部采纳,下发方舱医院指导诊疗工作。中南医院张元珍教授团队的研究对于制定COVID-19感染孕妇的产科诊疗方案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教授,首次通过大样本的病例数量,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点进行了描述;王行环教授团队率先进行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诊疗循证与转化系统研究等。

  我校是一所综合研究型国家“双一流”大学,疫情暴发以来,我校还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性优势,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助力疫情防控,人文社科与管理创新等领域也积极主动作为,将研究成果及时地应用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为战疫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进一步推动开展病毒防控领域研究,我校设立了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专项经费,为国家做好技术储备。

  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汉大学与武汉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为取得这场战疫的完全胜利,将义不容辞地接续奋斗。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校积极发挥学科优势、科研优势、人才优势,综合多学科力量,主动开展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为支持全国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贡献了清华力量。

  在坚决抓好防控工作的同时,我校动员所有资源加紧科研攻关,在学校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领导小组下专门设置科研攻关工作小组,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科研工作的指导意见》,设立疫情防控科技攻关应急专项,组织引导师生围绕疫情防控开展科研攻关,征集项目76个,第一批立项8个。截至目前,我校有1个项目入选科技部定向应急专项基础研究项目,5个项目列入北京市应急专项。同时,受中国工程院委托,负责组织实施“新型冠状病毒传播与环境的关系及风险防控”专项,李晓红院士担任专家组组长,曲久辉院士担任项目组组长。

  为了推动疫苗药物研发,我校瞄准疫情防控的难点重点课题,加紧推动医学基础研究和抗体药物、疫苗研发攻关。生命学院王新泉教授和医学院张林琦教授课题组紧密合作,率先准确定位出新冠病毒RBD和受体ACE2的相互作用位点,阐明了新型冠状病毒刺突糖蛋白介导细胞侵染的结构基础及分子机制,为治疗性抗体药物和疫苗的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张林琦团队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团队通力合作,研究发现一些恢复期病人血浆中具有高效的抗新冠病毒的单克隆抗体。这些单克隆抗体的获得为研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治疗和预防用抗体药物提供了宝贵的候选资源。此外,清华大学和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还向全球科研人员免费开放药物研发的资源和平台,共同加速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研发。

  为了突破临床诊断难点,助力一线诊断治疗,我校组织精干力量,聚焦临床诊断、辅助治疗的相关技术,加速推进新型检测试剂和检测设备研发、辅助诊断系统开发等,提高临床诊断效率,助力一线抗疫。由程京院士团队联合四川大学共同研发的“六项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已获得国家药监局应急医疗机械审批批准。该试剂盒是全球首个能在1.5小时内同时检测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6种呼吸道病毒的检测芯片试剂盒,能帮助医务人员快速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和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者进行分流诊治。1.2万份试剂盒已捐赠到武汉多家医院,为患者提供快速、精准和有效的诊断。董家鸿院士等牵头的医工结合团队研发的7项新冠肺炎智能防控技术产品构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智慧医疗系统”,集成应用大数据、物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从社区全人群网格化疫情管控、医院智慧医疗技术体系到病人出院后追踪随访系统,为全方位疫情防控提供了整体解决方案。2月下旬,我校向武汉市政府及医疗机构捐赠清华COVID-19智能防控系统,在武汉的8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1家方舱医院、72家隔离区部署并开始应用,受到当地政府和医疗机构的高度评价。

  为了提供技术防疫支点,有效增强医疗防护,我校加强医疗装备研发,充分发挥产学研一体化优势,积极推动相关科研成果转化为支持疫情防控一线的有力“武器”。建筑学院林波荣、刘荔团队研发的“高精度室内环境在线监测和预警系统”应用于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和5个方舱医院重点诊疗空间的环境监测和预警。航天航空学院郑钢铁教授研发的隔离病房巡诊机器人,可由医务人员远程完成对患者测量体温、听诊等任务,有效降低医护人员接触患者被感染的风险,已在北京地坛医院等医疗机构试用。

  此外,我校紧盯政策研判焦点,服务应急指挥决策,充分调动各院系、智库机构、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的积极性,发挥学科优势,精准建言献策。目前已有来自公管学院、药学院、新闻学院和一批智库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围绕疫情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有序推动复工生产等方面为国家提供政策建议70余篇。针对国家和地方政府应急指挥一线对于辅助分析系统的紧迫需要,公共安全研究院“国家卫健委-清华大学卫生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合作基地”紧急开展疫情态势分析与防控监管系统的研发,为政府开展疫情数据分析、视频指挥调度、事态分析研判应急指挥工作提供支持。研究成果支持中国疾控中心工作,已有包括湖北省、北京市、广东省在内的20多个省市在政府指挥调度中使用该系统。

  下阶段,清华大学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着力完善前沿技术攻关机制,健全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引导和鼓励全校师生主动担当、奋勇争先,牢牢坚守科研战线,全力以赴为提高我国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水平贡献智慧和力量。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中国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爆发起初两月追踪:基于二阶微分模型的实时监测与评估 BMC Journal

上一篇:PaintNET 50 更新:不再支持微软 Win817 系 下一篇:必一运动B体育企业管理:企业发展的七道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