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装配式建筑已经取得较大进展,但现有结构体系、构件连接技术存在施工难度较大、成本不够经济等问题,还亟须市场主体、科研机构不断探索前进。
工博会3号馆布展区,一款名为“移动式装配式砌块墙制造中心”的参展品特别引人注目。据了解,这是由贵州兴贵恒远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下称:兴贵恒远)带来的一款创新产品,也就是人们提到的装配式建筑。
“移动式装配式砌块墙制造中心”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可以在塔吊的有效辐射半径内进行墙体砌筑,并由塔吊或吊车直接进行吊装,减少运输及多次转运对墙体带来的质量损坏,运用该款设备进行墙体砌筑,一个项目可减少80%砌筑抹灰工,大大降低人力成本。
“移动式装配式砌块墙制造目前取得了109项专利,其中有7项发明专利,这是我们的独创。”在工博会安顺市工业产品推介会上,兴贵恒远董事长邓兴贵介绍说。
必一体育
位于贵州安顺市的兴贵恒远是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之一。在2018年正式实施的《贵州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方案》中,兴贵恒远被纳入重点培育企业。目前,兴贵恒远己建成年产80万立方米的高精砌块生产线万平方米的磷石膏及高精砌块装配式墙体生产规模,年消纳建筑废弃物及磷石膏砌块100万吨以上,大大提高了建筑废弃物及磷石膏等的资源化利用率,成为绿色建材的领跑者。
兴贵恒远致力于建筑垃圾的高效利用,大力开展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生产和销售高精度砌块、建筑垃圾高精度砌块装配式墙、再生骨料混凝土路面透水砖和生态护坡水工砖等三大系列,产品种类达30余种。
兴贵恒远自主研发了装配式砌块墙体移动工作站,形成了贵州制造,实现了由固体废弃物生产砖(砌块)向墙的跨越,填补了国内“砌体装配式建筑的空白”。
此外,公司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制完成了中国第一部《装配式砌块墙构造(一)》国家参考图集、《装配式混凝土砌体墙设计技术规程》、《混凝土结构中装配式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施工工法》,并参与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定。
2019年1月,兴贵恒远完成的“混凝土砌块墙工业化生产与装配式应用关键技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聂建国牵头的专家组进行科技成果评审,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移动式砌墙工作站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兴贵恒远研发制造的装配式砌块墙制造中心,砌筑速度快、节省人工、提高精度,将砌筑完成的整片墙体吊装到建筑上,减少了现场的施工作业,可以做到绿色施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处长辛萍说,“制造中心将制造、安装和结构固定等多环节进行整合,形成完备的集成技术,同时制造中心的移动特性又大大降低了建筑材料的运输成本。”
“我们传统的施工工法是,先把柱子、楼板做好,最后人进到房子里,一点点砌,而移动式装配式砌块墙制造中心则把施工顺序颠倒过来,这也是一大突破。”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院顾问总工程师陈雪光介绍说。
陈雪光认为,兴贵恒远研发制造的装配式承重结构墙体,工期大幅缩短、质量严格保证,优势非常明显,适合农村房屋建设和改造,可以为国家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中建三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山东公司总工程师赵延军透露称,中建三局集团公司已经携手兴贵恒远,将装配式墙体移动工作站的新技术体系充分应用,拟共同合作建设山东东明黄河滩区移民建设国家重点项目。
据了解,兴贵恒远还承建了贵州省第一个“建筑废弃物装配式墙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接了住建部第一个“预制装配式砌块墙体结构的关键技术开发和研究科学技术项目”,目前又在参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村镇生态建筑材料与部品部件开发项目”。
装配式建筑以工厂生产为主的部品制造取代现场建造方式,工业化生产的部品部件质量稳定;以装配化作业取代手工砌筑作业,能大幅减少施工失误和人为错误,保证施工质量;装配式建造方式可有效提高产品精度,解决系统性质量通病,减少建筑后期维修维护费用,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根据一项统计数据,相较于传统现浇建筑,装配式建筑可缩短施工周期25%~30%,节水约50%,减少砌筑抹灰砂浆约60%,节约木材约80%,降低施工能耗约20%,减少建筑垃圾70%以上,并显著降低施工粉尘和噪声污染。
2015年11月14日,住建部出台《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计划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以上,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50%以上。
2016年2月22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要求要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
据统计,2015年全国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为7260万平方米,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为2.7%。2016年全国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为1.14亿平方米,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为4.9%。
2017年,住建部在印发的《“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培育5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2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5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建设3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基地。
目前全国已有30多个省市出台了装配式建筑专门的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不少地方更是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开始加入到装配式建筑的建设大军中。
然而,有不肯透露姓名的专家指出,近年来,我国装配式建筑已经取得较大进展,但现有结构体系、构件连接技术存在施工难度较大、成本不够经济等问题,还亟须市场主体、科研机构不断探索前进。
近年来,我国装配式建筑已经取得较大进展,但现有结构体系、构件连接技术存在施工难度较大、成本不够经济等问题,还亟须市场主体、科研机构不断探索前进。
工博会3号馆布展区,一款名为“移动式装配式砌块墙制造中心”的参展品特别引人注目。据了解,这是由贵州兴贵恒远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下称:兴贵恒远)带来的一款创新产品,也就是人们提到的装配式建筑。
“移动式装配式砌块墙制造中心”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可以在塔吊的有效辐射半径内进行墙体砌筑,并由塔吊或吊车直接进行吊装,减少运输及多次转运对墙体带来的质量损坏,运用该款设备进行墙体砌筑,一个项目可减少80%砌筑抹灰工,大大降低人力成本。
“移动式装配式砌块墙制造目前取得了109项专利,其中有7项发明专利,这是我们的独创。”在工博会安顺市工业产品推介会上,兴贵恒远董事长邓兴贵介绍说。
位于贵州安顺市的兴贵恒远是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之一。在2018年正式实施的《贵州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方案》中,兴贵恒远被纳入重点培育企业。目前,兴贵恒远己建成年产80万立方米的高精砌块生产线万平方米的磷石膏及高精砌块装配式墙体生产规模,年消纳建筑废弃物及磷石膏砌块100万吨以上,大大提高了建筑废弃物及磷石膏等的资源化利用率,成为绿色建材的领跑者。
兴贵恒远致力于建筑垃圾的高效利用,大力开展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生产和销售高精度砌块、建筑垃圾高精度砌块装配式墙、再生骨料混凝土路面透水砖和生态护坡水工砖等三大系列,产品种类达30余种。
兴贵恒远自主研发了装配式砌块墙体移动工作站,形成了贵州制造,实现了由固体废弃物生产砖(砌块)向墙的跨越,填补了国内“砌体装配式建筑的空白”。
此外,公司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制完成了中国第一部《装配式砌块墙构造(一)》国家参考图集、《装配式混凝土砌体墙设计技术规程》、《混凝土结构中装配式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施工工法》,并参与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定。
2019年1月,兴贵恒远完成的“混凝土砌块墙工业化生产与装配式应用关键技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聂建国牵头的专家组进行科技成果评审,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移动式砌墙工作站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兴贵恒远研发制造的装配式砌块墙制造中心,砌筑速度快、节省人工、提高精度,将砌筑完成的整片墙体吊装到建筑上,减少了现场的施工作业,可以做到绿色施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处长辛萍说,“制造中心将制造、安装和结构固定等多环节进行整合,形成完备的集成技术,同时制造中心的移动特性又大大降低了建筑材料的运输成本。”
“我们传统的施工工法是,先把柱子、楼板做好,最后人进到房子里,一点点砌,而移动式装配式砌块墙制造中心则把施工顺序颠倒过来,这也是一大突破。”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院顾问总工程师陈雪光介绍说。
陈雪光认为,兴贵恒远研发制造的装配式承重结构墙体,工期大幅缩短、质量严格保证,优势非常明显,适合农村房屋建设和改造,可以为国家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中建三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山东公司总工程师赵延军透露称,中建三局集团公司已经携手兴贵恒远,将装配式墙体移动工作站的新技术体系充分应用,拟共同合作建设山东东明黄河滩区移民建设国家重点项目。
据了解,兴贵恒远还承建了贵州省第一个“建筑废弃物装配式墙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接了住建部第一个“预制装配式砌块墙体结构的关键技术开发和研究科学技术项目”,目前又在参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村镇生态建筑材料与部品部件开发项目”。
装配式建筑以工厂生产为主的部品制造取代现场建造方式,工业化生产的部品部件质量稳定;以装配化作业取代手工砌筑作业,能大幅减少施工失误和人为错误,保证施工质量;装配式建造方式可有效提高产品精度,解决系统性质量通病,减少建筑后期维修维护费用,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根据一项统计数据,相较于传统现浇建筑,装配式建筑可缩短施工周期25%~30%,节水约50%,减少砌筑抹灰砂浆约60%,节约木材约80%,降低施工能耗约20%,减少建筑垃圾70%以上,并显著降低施工粉尘和噪声污染。
2015年11月14日,住建部出台《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计划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以上,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50%以上。
2016年2月22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要求要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
据统计,2015年全国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为7260万平方米,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为2.7%。2016年全国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为1.14亿平方米,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为4.9%。
2017年,住建部在印发的《“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培育5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2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5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建设3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基地。
目前全国已有30多个省市出台了装配式建筑专门的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不少地方更是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开始加入到装配式建筑的建设大军中。
然而,有不肯透露姓名的专家指出,近年来,我国装配式建筑已经取得较大进展,但现有结构体系、构件连接技术存在施工难度较大、成本不够经济等问题,还亟须市场主体、科研机构不断探索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