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工程、三峡工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不仅书写着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而且始终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
祖国昌盛、人民富强,是多少中华儿女的殷殷夙愿。祖国的发展依靠人民,祖国的富强为了人民。在建设过程中,全体建设者心系祖国和人民,依靠科学,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用自己的汗水与心血,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又一份的高分答卷,将国家重点工程建成为能给亿万人民的生活带来幸福安康的民心工程。谨以此文向所有共和国的建设者致敬!
北京2008年奥运会计划使用场馆36个,其中在北京的场馆31个,在京外的场馆有5个。在这31个场馆中,新建场馆11个,改扩建场馆11个,临时场馆9个。此外,北京还建设奥运村、会议中心、媒体村、数字北京大厦、奥运森林公园等五个相关设施的项目。所有的场馆和配套设施将在2007年底整体完工。
2006年9月17日,随着78个支撑点全部脱离,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中难度最大的钢结构主桁架梁成功卸载。卸载后,总重量达到42000吨的“鸟巢”钢结构体系完全脱离外力支撑。历经两年多的建设,这座宏伟的建筑终于矗立起来了。钢结构卸载总指挥谭晓春说,“最后16个支撑点脱开时,我们都激动得流泪了!”
“奥运场馆的原始创意虽然大多来自中外联合设计思路,但交给我们的只是一份初步设计。”北京市“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顾问万嗣铨说,“从完善设计方案、进行结构计算,再到形成创新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所有方面都主要是我国自主完成的,展现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由于设计理念先进甚至“超前”,奥运场馆在施工中遇到很多难题是独一无二的,在国际上没有现成的参,只能依靠自己的科技创新独立解决。到现在,奥运场馆建设已完成100多项关键科研课题,涵盖设计、施工的各个领域。
以“鸟巢”为代表,奥运工程建设几乎成为展示中国建筑、建材等科技成果的窗口和舞台。国家体育场大跨度的钢架结构、国家游泳中心的空间钢架结构都是目前建筑立面中比较罕见的结构形式。此外,在奥运场馆的建设中,还大量采用了包括深基础支护技术、新型大跨度钢结构施工、新型膜结构、新型水处理、新型能源利用等一批新技术,包括优质高强钢材、新型膜结构材料、新型节水及防水防渗材料、高标准绿色环保建材等大批优质、新型材料得到示范和应用。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参观北京奥运工程后赞叹说:“鸟巢”造型充满创意,将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乃至整个奥运历史上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标志性建筑。
“鸟巢”等奥运工程令人赞叹的不仅是它们宏伟时尚的造型、美妙的外观设计以及完善的实用性能,更重要的是这些奥运工程像一座大橱窗,展示了中国人民落实科技奥运理念,自主创新、攻克难关的新成就。北京市把筹办奥运与促进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各相关领域数百名专家,为奥运工程提供全方位科技支撑。国家科技部特别设立“奥运科技行动计划”,设立资助科技攻关项目60多个。奥运工程建设中,从结构设计到新型材料,从施工工艺到质量检验标准,都创下许多纪录,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有些新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
随着奥运工程建设的加速进行,这里正在成为展现中国人聪明才智的一个窗口。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1997年11月8日,成功实现大江截流;2005年9月16日,三峡左岸电站14台70万千瓦发电机组提前一年建成投产;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全线建成。三峡大坝轴线米,建设规模为世界第一。
“10多年前,三峡工程启动之时,当时有不少外国专家预言,中国人如果没有外国人的帮助,是搞不成三峡工程的。”2006年5月的一天,潘家铮院士一手抚摸着刚刚建成的三峡大坝,一边感慨万千地说,“现在我们可以说,三峡工程已经验证了中华民族的创造能力。”
年近八十的潘家铮可谓三峡工程设计、研究、论证及开工建设的重要见证人。他说:“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和最大的发电厂,建设三峡工程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如今,通过艰苦奋斗,梦想得到初步实现,因此我心情特别激动。我想说的是,工程质量非常优良,安全能够保证,今后将能越来越发挥出防洪、发电和通航的作用。”
三峡工程不仅能提供清洁、廉价的能源,而且对生态环境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专家举例说,如果一场大洪水发生,不仅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可能出现大的瘟疫,这无疑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三峡工程的兴建,它本身就是一项环保工程。作为清洁能源,它相当于每年为国家节约了5000万吨燃煤,对生态发挥着良好的作用。”
三峡工程建设至今已经历十几个年头。潘家铮坦言,与建设之初相比,自己有两大“没想到”:
第一个没想到的是我国科技水平完全能够胜任这一历史性的工程。在刚开工时,是否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并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貌似重大的困难都被战胜,很多方面的成就都超出了自己的想像,这证明我们的科技水平完全能够胜任,并且工程质量优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第二个没想到的是中国人的良好管理水平在这一工程中的体现。以前还有些担心我们的管理水平跟不上。通过三峡工程的建设,说明中国人可以做得很出色。三峡工程建设真正做到了文明施工、科学施工,依靠科技和管理,创造了许多世界之最。”
整个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不计其数的工程技术史上从未有过的难题,当金发碧眼的外国专家摇着手说“NO”的时候,中国的工程师依靠自己的钻研与智慧,用自己的双手和肩膀,托起了三峡这座民族的丰碑。为此,三峡工程在巴塞罗那世界工程师大会上被评选为世界超级工程。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天然气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管道起自新疆塔里木的轮南,终点是上海的白鹤镇,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以及浙江10省(区、市),全长约4000公里,将于2007年全部建成。
事情还得从今年春节前的南京煤气涨价风波说起。2006年元旦刚过,南京市居民突然发现,家中的罐装煤气价格以几乎一天一元的速度攀升,家住南京花园路的陈老先生不得不起早贪黑地去液化气站排队,目的是囤积点煤气过年。春节过后不久,陈老先生突然发现自己失算了,因为西气东输的开通,南京市民从此可以用上了新疆的天然气,从此可以与煤气罐拜拜了。
西气东输首先解决了东西部资源互补的问题,但西气东输给东西部各省市带来的商机绝不局限于此。
据估计,在西气东输工程建设期间,仅新疆配套建设的投资就达到了460多亿元,其中,120亿元为直接的建筑业收入。工程建成后,随着输气达到规划目标,届时天然气生产和管道输送两部分给新疆带来的收入,估计每年都在80亿元以上,相当于全自治区工业增加值增加了25%,各种税费每年还可为地方财政增加收入10多亿元。
对东部地区来说,西气东输的主要用途,一是用作发电和化工生产,二是用作民用燃气。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充足的能源支撑。西气东输在部分满足东部地区对能源需求的同时,还可带动这些地区化工、发电和民用燃气产品的升级换代。
东输之气可保证8500万户居民生活燃料供应,这将刺激当地机械制造业和建筑安装业的发展。仅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现在就有1700万户市民需要用气,10年后用气居民将达到3400万户,专家分析其机械设备需求量和土建安装工程量将超过600亿元。当西气东输量达到每年200亿立方米时,就相当于给中东部地区提供了2000万吨原油。如全部用于化肥生产或者燃气发电,每年可加工合成氨1500万吨,发电1000亿千瓦时,保证8500万户居民生活燃料需求,并拉动对下游机械制造业和建筑安装业的发展。
西气东输还意味着带来的巨大环保效益。按西气东输初期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计,扣除沿线亿立方米,直供长江三角洲的天然气将达100亿立方米,按同等燃烧值计,等于每年可减少长江三角洲地区900万吨标准煤的燃烧。
西气东输将于2007年全部建成,这条地下“潜龙”给古老的中国将注入越来越多的动能和活力。
南水北调工程有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目前正在建设的是南水北调中、东线一期工程,按照国务院确定的目标,中线月底,国家已安排南水北调工程投资210亿元,先期开工的各项工程正在抓紧实施。
有北方第一大淡水湖之称的山东省南四湖,总面积1266平方公里,是南水北调东线的输水干线,也是重要的调蓄水库。山东省近日“十一五”规划提出,将投资近6亿元在南四湖建成30万亩人工湿地,来改善湖水水质,使之达到地面水Ⅲ类水标准。
“十一五”期间,山东将陆续在南四湖流域再建10处人工湿地生态群落缓冲净化区,以净化水质、改善生态以保障南水北调工程。
9月25日,山东省人大第二十三次会议,听取了山东省环保局局长张凯代表省政府关于提请审议《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区域水污染防治条例(草案)》的说明,国内首部保证南水北调调水水质的地方性法规进入审议程序。
山东省在南水北调工程中为改善生态环境所做的努力,充分说明在南水北调中,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已经被置于整个工程的战略性的地位。
中国南方雨水多,北方雨水少。近年来,北方地区面临的水危机日益加剧,黄河以北相当一部分地区农村和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已陷入了靠挤占生态环境用水和大量超采地下水来维持的困境。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分为东线、中线亿元。
南水北调工程的设计者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而工程竣工后,给予人类的回馈也将是巨大的。有人说,南水北调的主要意义是解决中国北方的缺水问题。但将这一工程视为缓解中国北方的生态危机的战略举措也不为过。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建设和管理司司长李新军指出:“南水北调工程可以帮助逐步修复黄淮海平原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大部分湿地可得到正常补给,有利于遏制水土流失,改善并不断恢复地表植被,降低大气降尘量,减少北方沙尘暴的发生几率。”
对700多万长期饮用苦咸水和其他含有害物质地下水的北方农民来说,南水北调工程提供的优质水可以使其彻底改善饮水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保障身体健康。在这个意义上说,南水北调将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典范。